关闭广告

中国最大城市群,越来越像一个“省”

国民经略9547人阅读

文|凯风

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长三角越来越像一个“省”。

01

区域融合,正在全面加速。

在大湾区,有着“湾区1号地铁”之称的广佛肇莞惠城际铁路正式开通。

虽然名为城际铁路,但按照“公交化运营”,无论站台设计、运营模式还是随到随走,都与地铁无异,又名城际地铁或“大号地铁”。



“大号地铁”的开通,形成一条东西走向、横跨广佛肇莞惠5市、全长258公里的大动脉,将整个大湾区更密切联系在一起。(参阅《中国最长的跨市“地铁”,来了》)

不仅如此,备受瞩目的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整个珠江口未来将形成11条跨海通道,将珠江两岸“缝合”在一起。

无独有偶,6月1日,“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横空出世,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连成一个“环”。

这条超级环线,从上海出发,经苏州、常州、南京、合肥、黄山、杭州和嘉兴等地,最终又回到上海。



可以说,除了宁波、南通,长三角几乎所有重点城市,都在环线之上,串起众多万亿级城市。

事实上,长三角的“闭环”之路,只是现在进行时,在不远的将来,整个杭州湾都将形成超级“O”形闭环。

杭州湾位于上海与宁波舟山之间的海域,沿着钱塘江可一路上溯到杭州,目前已有杭州湾大桥贯穿其间。

而在未来几年,杭州湾将再诞生三条跨海通道,包括已开工建设的通苏嘉甬铁路,以及规划中的千亿工程沪甬通道、沪舟甬通道。

通苏嘉甬铁路跨过长江,连经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等地,有望于2027年底正式建成通车,将上海大都市圈的西翼连成一体。



沪甬跨海通道、沪舟甬跨海通道,一条直接连通上海与宁波,一条连通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世界级港口,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长的跨海通道之一。



届时,上海与周边各地市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而与整个城市群将将不断逼近“2小时交通圈”。

02

长三角,为何要搞“超级环线高铁”?

环线交通不是新概念,属于网状路网的范畴,相比常见的线状路网效益更高。

城市内部的“环线地铁”早已有之,如北京2号线、上海4号线以及即将开通的广州11号线。

一条环线,可串联N条不同走向的地铁,既能减轻核心城区中心站点换乘压力,也能提升通行效率,更进一步拉近不同城区之间的距离。

当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环线。没有足够多的客流量、足够密集的路网客流、足够多的跨区域交流,无法支撑起环线。

当庞大的客流从城市内部拓展到城市、省际之间,环线城轨、环线高铁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其实,环线高铁,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海南、成渝贵、福建等地早已有所探索。

尤其是有着“西部铁三角环线”之称的成渝贵环线,大幅拓展了成渝经济圈的腹地。



然而,无论是区位重要性还是涉及区域的经济体量规模,都无法与长三角相提并论。

长三角是中国最大城市群,囊括3省一市,覆盖41个地市,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占全国的1/4左右。

一个城市群,更是坐拥9个万亿GDP城市,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和常州,数量之多、密度之高为全国之最。



然而,长三角内部发展仍然不够均衡,“包邮区”与安徽之间,省会与地级市之间,核心圈层与边缘圈层之间,都存在明显落差。

在交通上,长三角重点城市之间的连通不成问题,但重点城市之间有许多城市,部分成了高铁“死角”,部分未能跻身干线路网。

所以,超级环线高铁的存在,除了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外,更重要的是将更多普通地级市也纳入其中。

换言之,环线高铁的意义,不在于终点到终点,而是沿途城市之间的直达直通、资源互通,激活整个区域内部交通的内循环。

或者说,环线高铁的存在,最大的受益者并非上海,而是其他地市。毕竟,作为高铁枢纽,上海早已通过各种线状网络向外辐射。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或许只是开始,未来在长三角城市群,还将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高铁环、城轨环、地铁环。

届时,长三角的一体化乃至同城化,都不再是传说。

03

大湾区、长三角,谁能更快融为一体?

众所周知,我国形成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同心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城市群最大,都市圈次之。

如果说都市圈的目标在于同城化,不是一城,胜似一城;城市群的目标就在于一体化,不是一省,胜似一省。

那么,在同城化、一体化之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谁更有优势?

大湾区只有11个地市,自古以来就共饮珠江水,文化同源、人缘相亲、语言相通、民俗相近,有着共同的岭南文化基因。



但挑战在于,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最为独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开全球未有之先例。

所以,大湾区的融合之路,既需要交通地理、公共服务、科技产业层面的软硬连通,也需要其他层面的融合,形成全球瞩目的超级区域。

与大湾区相比,长三角涉及三省一市、41个地市,跨市域跨省域,貌似更难整合,但实质上一体化力度远超预期。

究其根本,长三角确立了上海作为唯一的核心城市,这是关键。

正如官方文件所定调的: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上海作为强中心,意味着江浙两大强省的经济强市也会主动向其靠拢,无论是2万亿级的苏州还是1.5万亿级的宁波,都在上海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

同时,长三角盛产“跨省都市圈,打破省域行政边界带来的限制,形成典型的破壁效应。

在相关规划中,长三角被划分为六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



这些都市圈并未泾渭分明,更非井水不犯河水,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叉,相互融合。

作为全国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范围横跨苏皖两省,且明确有江苏、安徽两省共建。

而作为长三角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虽然最终有所缩水,但其早已辐射到安徽黄山、江西上饶等地。

至于上海大都市圈,本身就已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涵盖在内,最近又引来安徽宣城等地主动投怀送抱,未来有望继续扩容。

一体化发展,最直观的特征就是融合,而融合的背后,正是打破了强中心城市一味吸血的逻辑,通过辐射效应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

这正是长三角发展成为全国最富,也是相对均衡的区域的原因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台新版防务手册增"识别解放军" 台媒:暗示准备打仗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4176

认为电动车不过是四轮iPhone的富士康终于意识到造车比造手机更难

界面新闻 浏览 17306

里程碑!乔治生涯三分超皮尔斯独占历史第12 高居现役第6

醉卧浮生 浏览 10996

扛起进攻!詹姆斯半场10中6拿下13分7板&次节8分 得分全队最高

直播吧 浏览 10654

曼晚记者:桑乔回归多特是纯租借,两队需要在夏窗谈永久转会

懂球帝 浏览 10752

一条百褶裙24套不重复穿搭 这位博主好会穿

七柒时尚笔记 浏览 17382

向佐出手了!抓到模仿向太的网红 送麻袋石头吓人

我是晚伯伯 浏览 11825

“董宇辉”,被转让

浙江之声 浏览 10123

"医生里面最会做官的"院长落马 案件更多细节披露

八点健闻 浏览 105296

金店报价逼近670元,黄金涨势难止步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9405

多视角直击战车驾驶训练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7146

车企的AI大模型,安全漏洞如何根治?

百姓评车 浏览 10376

里夫斯登全美热搜:四年1亿湖人也会匹配 超邓罗9千万纪录值吗?

颜小白的篮球梦 浏览 13812

台军回应传海上发现疑雄风2E导弹残骸:是靶机

环球网 浏览 12616

vivo Y200「皓夜」图赏:6000mAh 蓝海电池、磐石抗摔结构

IT之家 浏览 8760

记者:老鹰希望在穆雷交易中得到里夫斯,但遭到了湖人的拒绝

懂球帝 浏览 10714

个人欧洲杯首秀!贝尔温自2022世界杯后第二次代表荷兰首发出场

直播吧 浏览 8672

普里戈任坠机残骸上疑有弹孔 或与防空导弹有关

界面新闻 浏览 12749

业界呼吁取消绿牌,“北京免摇号、上海可省十万”将成历史?

时代财经 浏览 16173

什么牛仔包 还要大牌抢着出

《买手客buyerkey》 浏览 14679

捷豹6月停产燃油车 国内暂不受影响|汽势国际

汽势传媒 浏览 1026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